Python学习日记Day9 -组合元素、短路运算
组合元素
集合中的元素不可重复,必须是固定数据类型才能作为集合元素,自动忽略重复元素
判断方法:能否进行哈希运算() 将任意二进制数在另一个数据维度映射为短的二进制
应用:判断成员关系,去重,删除 数据
元组(tuple):不可改变
a='1','2','3'
列表(list):可任意改变
a=['1','2']
存在列表a,用b=a,相等于b指向a,而不是新赋予b值
- >>> ls=[[2,3,7],[[3,5],25],[0,9]]
- >>> len(ls)
- 3
列表的排序:
Python自带的sort()方法可以直接对列表中数值进行排序。(这不比C要简单太多了,想到头疼的冒泡二分etc.排序法)
ls.sort(reverse=True) 倒序
sorted()方法会返回一个新的列表,不影响原来的值。
sorted(ls)
字典:键值对的集合 大括号表示
二元运算
a,b=b,a+b,从左向右运算,但是运算到b=a+b时a还是原来的的值
- def fib(n):
- a,b=1,1
- for i in range(n-1):
- a,b=b,a+b
- return a
- print(fib(7))
答案是13
隐式全局变量
局部变量为组合数据类型且未在函数中被再次创建,等同于全局变量
- ls=['A','B']
- def func(a):
- #ls=[] 此时为第二次创建
- ls.append(a)
- func('C')
- return ls
- >>>eval(2*'2')
- 22 #不是4!
- >>>eval('2*2')
- 4
- >>>eval('2*7'+'2')
- 144 #先将'2'和'2*7'连接变成'2*72',再进行数学运算。
- >>>eval("5+9" + "2")
- 97
eval函数先连接字符串再进行数学运算。
If and or优先级和短路运算
其一, 在不加括号时候, and优先级大于or
其二, x or y 的值只可能是x或y. x为真就是x, x为假就是y
其三, x and y 的值只可能是x或y. x为真就是y, x为假就是x
Python在计算and运算时,总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。在找到第一个为假的对象时,返回该对象,即使右侧还有需要计算的对象,计算都结束。这种计算方式称为短路计算。如果参与运算的对象都为真,则返回最后一个为真的对象。
or运算同样执行短路计算,在找到第一个为真的对象时,返回该对象,计算结束。
(https://blog.csdn.net/u011973222/article/details/79921391)
- >>>5 and 4
- 4
- >>>5 or 4
- 5
- def f1():
- global flag1
- flag1=1
- return 0
- def f2():
- global flag2
- flag2=1
- return 1
- def f3():
- global flag3
- flag3=1
- return 1
- flag1,flag2,flag3=0,0,0
- if f1() and f2() or f3():
- pass
- #首先进行f1()与f2()的运算,由于f1()为假,故f2()不予计算,f1() and f2()返回值为0
- #再进行0与f3()的计算
上述flag1=1,flag2=0,flag3=1
Note:
1.for i in range(4,1,-1) 不包括1
2.math.hypot 返回欧几里德范数 sqrt(x*x + y*y) 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
3.“参数列表中给出要传入函数内部的参数”说法是错误的。